2020年度廠級先進工作者、2021年度廠級工會積極分子、2021年度廠級巾幗標兵、2018至2020年連續三年國神公司優秀新聞宣傳員……作為電廠人、尤其是作為電廠生產一線的女同事,都能深刻體會到這一連串榮譽背后的汗水和付出,都能知道這些榮譽的來之不易。
張茹,國家能源集團國神大南湖電廠運行部化驗班技術員,十年如一日默默堅守,由一名初出校園的懵懂小白成長為如今的技術骨干,整個化驗班的“業務大拿”,面對贊譽依然是靦腆一笑,依然是簡短的話語:“那都是分內的工作,應該的?!?/p>
圖為專心致志忙化驗的張茹
柔肩挑重擔?女子勝似男
張茹,西安人,地道的關中女娃,2009年7月畢業于西安電力高等??茖W校,為了積極響應國家西部大開發的號召,她毅然踏上支援邊疆之路,來到天山南麓寸草不生的戈壁灘,成為該廠運行部的一名職工。在本應任性撒嬌逛街購物的年紀,她卻在戈壁灘上一待就是十年,任職時大南湖電廠正處于基建時期,人員調配、崗位分工、設備運行等等千頭萬緒,新建電廠基礎設施相對薄弱,也沒有老師傅可以“傳幫帶”,還來不及學生到工人角色轉換的適應,張茹就和同樣一幫新入廠的同事開始了自己的職業生涯。
只要功夫深鐵杵磨成針,無論是男同志占優勢的集控運行,還是女同志占優勢的化學專業,她都是從中脫穎而出的佼佼者:集控運行第一批值班員考試結果,她是唯一一名女值班員;集控運行首屆背畫系統圖比賽她勇奪桂冠;經她手的密碼樣結果檢測,無論是油中色譜成分分析,還是煤的工業分析測定,均順利通過實驗室能力驗證;代表大南湖電廠參加國神公司安全月安全知識競賽,榮獲新疆賽區團體賽一等獎;“安康杯”技能大賽實操項目第一名實至名歸……眾多的榮譽見證著她一路走來的艱辛與成長。
為了能更好的掌握專業知識,她工作之余最大的興趣就是學習,沒有快手,不刷抖音,辦公桌上擺滿了各類專業書籍,正是這份枯燥的堅持讓她理論知識得到極大豐富,也讓她在開展工作時更應心得手,她所在的化驗班多次被評為廠級先進班組、先進工會組織、巾幗文明崗,她本人也在這一份份榮譽的背后更加沉穩內斂、知性豁達。
在好多電廠都流傳著這樣的話“生產上都是女人當男人用,男人不當人用……”,這是一句比較調侃的話,卻也道出了生產一線的不容易,回首十年來的足跡,張茹沒有抱怨,沒有委屈,言溢于表的全部都是對企業的感恩:“有了企業的平臺,我獲得了展示自己的舞臺,有了工作的機會,我收獲了更多精神的回報;面對眼前的工作和生活,要懂得感恩,學會珍惜。因為只有在感恩中,才能不斷成長;只有在珍惜里,才能一步步邁進目標?!?/p>
才女筆細膩?妙手著文章
在本職工作了熟于胸以后,張茹有了些許空閑時間,文筆細膩的另一面才華也逐漸顯現出來了,“博觀而約取,厚積而薄發”本身就愛閱讀愛思考的她開始嘗試在廠內網上逐漸發表一些宣傳簡訊,慢慢的對新聞宣傳越來越熟悉,也逐漸從發表一些簡單的“豆腐塊”變成了大文章,從廠內發表推至國神公司內網,神華能源報、國家能源集團宣傳陣地上也有了她的身影。宣傳也不是件容易的事兒,尤其是對于生產一線的職工來說,面對挑戰,有的人固步自封淺嘗輒止,有的人義無反顧篤定前行,張茹屬于后者,性格靦腆的她并不善于和人溝通交流,為了深入體驗生活、洞察人心,寫出更好的文章,她克服種種困難,從化驗班同事開始,到生產運行、到檢修維護、到煤炭管理再到后勤服務,接觸的人和事越來越廣越來越多,自信心越來越強,投稿也越來越多。
寫身邊人、身邊事,從點滴寫起,體現的是企業文化在職工心中的厚植,反之職工在宣傳媒體看到自己身邊人身邊事被報道,形成正面激勵效果也宣揚了正能量,倡導了一種積極向上的企業氛圍,作為張茹視野也愈加寬廣,宣傳積極性主動性也被充分調動起來。自2019年以來,張茹在廠級、兩級公司等新聞媒體累計發表各類通訊報道150余篇,在整個大南湖電廠投稿率和刊發率均居首位,連續3年被評為國神公司優秀新聞工作者,成了廠里周所周知的才女,2020年被聘為“國神公司首席特約記者”。
圖為工作中精益求精的張茹
家風好傳承 和氣萬事興
“上得廳堂下得廚房”這是我們最喜歡評價一個優秀女性的話,也凸顯了家庭的重要性,張茹的老公也是該廠的運行職工,在不知情的人眼里,央企雙職工家庭這是非常令人羨慕的事情,但其中的辛苦只有當事人才最清楚,往往是一個在下班途中一個卻在上班路上,幾天見不著人影兒都是正常的事,于是夫妻二人成了大家經常調侃的咫尺天涯的“牛郎織女”。
2020年的一場新冠疫情,打破了原本平靜的生活。婆婆帶著兒子回老家過年,這一回去就是大半年,一家三口于是經常在兜兜轉轉中用語音和視頻聊天的方式互相慰藉著彼此,“沒有太多的言語,總是用實際行動默默支持著我們的小家,從無怨言……”說這話的時候,張茹的眼里泛著淚光。
理解、支持、奉獻,這是一個有優良家風傳承的家庭必不可少的根基。經常能看到張茹帶著婆婆和兒子一起逛街、一起散步,不知情的人還以為是母女倆,后來在聊天時才知道是婆媳倆,感覺很驚訝,張茹卻很認真的說,“我在家都是衣來伸手飯來張口,親媽都不一定能這樣,而這樣的生活我一過就是6年,在我們家從來不用擔心會產生婆媳矛盾,偶爾和老公有分歧時,婆婆也總是站在我的立場……異地他鄉,我能做的就是讓婆婆感受到家的溫暖、親人的關懷,打心底認定婆婆就是媽……”簡單的語句飽含著張茹對婆婆無私付出的不盡感恩,也體現了良好家風的一脈傳承。
2022年是該廠“幸福甜園”工程絢麗起筆之年,也是國神公司奮戰“十四五”崗位建功之年,張茹只是大南湖電廠普通勞動者之中的一員,正是有千千萬萬個像張茹這樣的職工,在平凡的崗位上默默的構建著和諧勞動關系,弘揚著主旋律,傳播著正能量,才使得國家能源集團這艘航母得以乘風破浪,勇毅前行!